“之前没地方停车,经常会违停,还被贴过条,现在算踏实了。”据北京青年报报道,近年来,为了解决市民夜间停车难的问题,北京交通部门大力挖潜,引导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商业停车场向市民错时开放停车场。数据显示,今年全市累计新增1万个有偿错时共享车位,全市累计提供错时服务的车位已达7万多个。
西城区德胜街道某国企停车场为周边居民提供150个共享停车位。图据报道
夜间停车难是超大型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。北京常住人口超2000万、民用汽车保有量超600万辆,人口密集的城区以及车位配比不足的老旧小区,夜间停车难题尤其突出。很多市民夜里开车回家,绕着小区转圈,就是找不着车位,万不得已,只能违停;不少小区,由于车位不足,市民只能双排停车,不定啥时候就要被叫下楼挪车,心里时刻悬着一根弦……夜间停车难,不仅让很多市民心里不舒服,也影响城市幸福指数。
一个车位,对小区来说可能只是“百分之一”,对市民来说却是“百分之百”。小区周边确实是没有多余位置可供停车,但只要把群众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去解决,办法总比困难多,既然存量不足,拓展增量不失为破题的思路。这一增量的来源,就是周边单位的存量。比如,一些小区周边有不少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晚上下班后,工作人员基本会把车开走,单位内部停车场夜间多闲置;不少大型写字楼和商场晚上10多点后也大多会停止营业,停车位白白地空在那里。
错时共享,就是利用停车需求的时空分布规律,通过盘活把闲置的停车资源最大程度利用起来,让停车位不闲着,让市民有地儿停。2019年,北京推出《关于推进本市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的指导意见》,大力推进辖区停车资源向居民共享,自2020年起,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工作连续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进行推进。数据显示,全市累计挖掘、提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场已达900余个,城六区占比约65.3%,郊区占比约34.7%。价格实惠、好用方便,这样的停车位让市民夜间停车省心更安心。市交通委还将会同财政、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于近期出台政策,明确机关和事业单位共享停车管理模式、收费机制等,引导更多单位向居民“敞开大门”。
不让停车位闲着,就是不让市民为了停车奔忙。城市治理的精度,政府服务的温度,正是在这样一个个细节中体现。
